东南网4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陈欢欢 通讯员 郑福春 洪见文)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的福州高新区,是位于福州城市西部的一座科技新城。1991年设立时,面积仅5平方公里,落地企业不足30家。近年来,这里科技企业爆发式成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500多家,占我省超10%、福州市近30%。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从落户福州高新区的本土企业中成长而来的。
成长有成长的烦恼。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主要困难在于“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特别是初创科技型企业规模小、资产轻,难以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支持。2024年1月,我省首个省级科创金融服务基地落户福州高新区,专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推动福州高新区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帮早、帮小、帮关键
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自动化生产线、高学历研发团队……4月,记者走进位于福州高新区的瑞克布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很难将它与“小作坊”的出身联系在一起。
成立于2017年的瑞克布朗目前已是全国三大齿科玻璃陶瓷供应商之一,产品远销全球20个国家。落户福州高新区多年来,瑞克布朗一直专注于齿科玻璃陶瓷和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研发与生产,2019年,企业自主研发的“离子强化技术”将玻璃陶瓷强度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第一次去就被破旧的厂房震惊了,海归博士带着团队一边抓研发一边抓生产,仅有的一条生产线还是自己设计组装的。”福州高新区海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自沾对初创期的瑞克布朗记忆犹新。
2023年,海峡金控集团投资400万元入股,帮助瑞克布朗扩容生产线,提升产能。企业中标工信部与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的义齿微晶玻璃创新揭榜挂帅项目,成为该领域全国唯一中标单位。2024年,瑞克布朗营收同比增幅140%。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41项专利(含13项发明专利),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通过独家专利离子强化技术,瑞克布朗将原有玻璃陶瓷的强度从三四百兆帕提升到八九百兆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对进口材料的超越。材料在强度上媲美高透氧化锆的同时,兼具玻璃陶瓷硬度适中、美观度好、黏接牢固等优点。”瑞克布朗董事、首席技术官唐中帜说,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和金融助力,让企业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做好研发与生产。
“通过瑞克布朗,我们得出的经验是,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更应看重其科技属性和成长性。”肖自沾说,对政府和金融部门而言,更应有针对性地改革创新,做到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努力让更多初创型科技企业摆脱成长的烦恼,顺利实现从“丑小鸭”到“小天鹅”的蜕变。
蓄融资“活水”,育产业“密林”
“得益于‘白名单’机制,我们公司不到一周时间就顺利融资500万元。”福州思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云媒体电子价签研发与制造企业,副总裁涂育坤说,这场“及时雨”,助力企业一年新增近3000万元营业额。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更多科技创新的“种子”能得到金融“活水”的滋养,福州高新区探索设立“白名单”机制,即依托创投评估体系和多家银行风控模型,科创金融服务基地为优质科创企业精准画像,将瑞克布朗等100多家符合评估标准的科创企业纳入“白名单”。“白名单”上的企业可直接使用“新质贷”产品融资。
“对于轻资产的科创企业来说,融资是个大难题。福州高新区每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白名单’上的企业申请贷款不仅可以优先审批,还可以享受贴息政策。”肖自沾告诉记者,有了风险资金池,银行贷款压力小了,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相对更容易了。
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科创金融服务基地结合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投贷联动等全方位服务企业,精准施策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基地负责人李宏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已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新质贷”“福高E贷”等创新产品在福州高新区“首发”落地,助力科创企业获得近2亿元融资。
“科创金融服务是我们的生命力。我们不仅要引来‘水’,还要投到‘产’。”海峡金控集团董事长张文光表示,科创金融服务的目的是积蓄融资“活水”,培育产业“密林”。
借力资本,福州高新区正全力做好“高”和“新”两大文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光电等产业科创森林枝繁叶茂,新能源、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科创金融服务基地已汇集科创金融服务联盟成员80家、基金近60只、基金管理公司15家,管理总规模约450亿元。
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创金融服务基地还打造了“基金+研究院+技术转化”孵化培育模式,科研院所、高校以科技成果作为“智本”入股企业,深化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实现产业发展和投资回报共进双赢。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