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大悦城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103.14%,现金流降幅近四成

2025-04-19 04:20:00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悦城”)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91亿元,同比下降2.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7亿元,同比减少103.14%。本文将基于财报数据,对大悦城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解读。

核心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微降,净利润大幅下滑

2024年,大悦城实现营业收入357.91亿元,较上年减少9.93亿元,降幅为2.70%。从收入构成来看,商品房销售及一级土地开发收入283.86亿元,占比79.31%,同比下降2.27%;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收入52.43亿元,占比14.65%,同比下降2.78%;酒店经营收入8.69亿元,占比2.43%,同比下降10.41%;管理输出收入2.07亿元,占比0.58%,同比下降22.25%;物业及其他收入9.74亿元,占比2.72%,同比增长4.39%;其他业务收入1.11亿元,占比0.31%,同比下降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7亿元,上年同期为-14.65亿元,同比减少15.11亿元,降幅达103.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50亿元,上年同期为-37.58亿元,同比减少7.75%。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股,上年同期为-0.34元/股,同比下降102.94%;扣非每股收益为-0.94元/股,上年同期为-0.88元/股,同比下降6.82%。

费用控制有成效,研发投入增加

2024年,大悦城销售费用为16.26亿元,同比增长3.21%;管理费用为14.37亿元,同比下降14.40%;财务费用为21.29亿元,同比下降1.26%;研发费用为0.75亿元,同比增长58.79%,主要系公司为持续提升产品力,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现金流状况不佳,经营与投资现金流入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7亿元,同比减少37.82%,主要是本年销售回款流入同比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1.25亿元,同比减少30.20%,主要是本年销售回款流入及收回拍地保证金同比减少;现金流出小计325.08亿元,同比减少28.41%,主要是本年拍地保证金支出及工程建设支出同比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亿元,同比减少92.38%,主要是本年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同比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8.67亿元,同比减少66.03%;现金流出小计33.76亿元,同比减少31.6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14亿元,上年同期为-243.29亿元,同比增长61.71%,主要是本年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以及偿还中粮集团及其关联方往来款同比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5.94亿元,同比增长34.76%;现金流出小计409.08亿元,同比减少14.37%。

风险与亮点分析

风险提示

  1. 盈利能力风险:净利润大幅下滑,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为负值,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市场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2. 现金流风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虽仍为正数,但销售回款的减少需引起重视,若持续下滑,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债务偿还能力。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下降,也反映出公司在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收益减少。
  3. 行业风险: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低位调整阶段,市场量价面临压力,政策环境持续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大悦城的业务发展和财务状况产生不确定性。

亮点挖掘

  1. 商业运营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商业项目表现突出,3家购物中心成功开业,出租率均达98%以上,开业率均在97%以上。购物中心销售额401.3亿元,同比增长16%;客流量3.66亿人次,同比增长22%;平均出租率95.1%。大悦城连续四年荣登赢商网“零售商业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榜”,并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 融资成本降低: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公开市场成功发行中期票据、永续中票、公司债券等共计71亿元,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借款平均成本3.0%,全年综合融资成本为4.06%,较上年末下降55个基点。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会根据公司统一的薪酬管理制度,确定本年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独立董事的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支付定额职务津贴税前15万元。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来看,部分高管报酬因工作变动等原因有所调整。整体来看,公司在高管薪酬管理上遵循既定制度,确保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情况和行业及地区水平相符。

综合评价

大悦城在2024年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减少等挑战,但在商业运营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且融资成本有所降低。未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加强现金流管理,以应对行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复苏过程中的战略调整和经营表现。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