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智能提升玻璃工业原料利用率

2025-04-24 07:10:00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郭秀芳)日前,由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韩伟团队自主研发的玻璃套裁优化算法及成套应用软件以95%的平均利用率打破国外软件垄断,为我国玻璃工业原料利用及智能化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在给定尺寸的原片玻璃上,尽可能切割出不同尺寸的小玻璃,以充分利用原材料?韩伟团队自2010年致力于玻璃加工行业套裁优化算法与应用软件研究,10余年来,在套裁算法和应用软件方面取得理论突破,并收获良好经济效益。不同于传统运筹学解决方案,团队采用模拟退火、进化算法等启发式智能优化算法,致力于提高玻璃加工套裁工序的原料(玻璃原片)利用率,使原料套裁率大幅度提升。

“在玻璃加工领域,原料成本占比高达55%,对于头部企业,1%的切割利用率差异就可撬动千万元级成本变化。长期以来,海外软件以91%的行业基准占据主导地位,价格昂贵且不能与国产信息系统集成。”韩伟介绍说。团队开发了玻璃加工业成套套料优化软件,以95%的平均利用率打破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对同类软件的垄断,迫使对手大幅度降价。目前,相关软件已经在国内玻璃加工行业若干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实现集团级部署应用。相关验收报告和历史数据表明,团队研发的应用软件相比于国外同类软件,在套料率和运行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实现年省原料成本数千万元,致力于“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双赢,为我国玻璃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国产创新动能。

据了解,韩伟团队在核心算法层面上,正致力于构建集群计算中心和云排样服务平台,构建“算法+算力”综合应用系统。未来,该团队将利用平台,从玻璃行业应用扩展到金属、板材、布料等多个行业套料问题。“行业需求是技术研究的动力,团队将坚持深耕玻璃行业,深度挖掘玻璃行业技术难点,推动产学研多向融合。”韩伟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4日 第03版

作者: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郭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