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罗兴斌到李庙镇肖堰镇武安镇调研时强调:加快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5-04-21 22:19:00

4月15日,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深入李庙镇、肖堰镇、武安镇专题调研农文旅融合项目。他强调,要立足南漳“八百里金南漳”的山水禀赋和“荆楚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底蕴,放大文旅资源比较优势,以系统思维科学规划、以市场导向丰富业态、以专业运营提升质效,加快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流量”变“留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军,副县长石海龙参加活动。

湖北天池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抢抓田园综合体政策机遇,加快实施天池改造、民宿扩建、路基拓宽、山体美化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游客量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带动就业500人以上。罗兴斌实地查看施工现场,详细了解游客中心选址和项目规划进展。他指出,天池山有花有草有山有水,优势突出、特色显著,要加快项目评审进度,邀请高水平团队优化规划设计,引入实力企业合作,进一步盘活景区资源,稳固资金链条;要以游客安全为前提、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完善打卡拍照、休闲休憩等配套设施,推动生态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湖北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大草坪帐篷酒店、改建住宿餐饮民宿酒店,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产业链。罗兴斌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逐项“问诊”项目规划难点。他指出,规划要“接地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科学布局民俗文化街、康养民宿等功能区;产品要“有特色”,旅游商品需突破传统农特产模式,开发文创产品、体验项目,打造“人无我有”的竞争力;资源要“高效用”,统筹资金投入与长效利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湖北蓝云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1200余户农户年增收超3000元,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目前,30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已迎来丰收。罗兴斌走进茶叶加工车间,详细了解茶叶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85后”女企业家黄晓雪扎根乡村、建设家乡、带动就业、打造品牌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赞赏。他指出,茶产业是南漳的特色名片,要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推动三产融合;要做强品牌,用好“湖北省著名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延伸链条,探索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等业态,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要联农带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武安镇赵家营村集游客接待、会议培训、产品展示、电商物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推广中心项目建设已初显规模。罗兴斌察看民宿、直播、餐饮等建设用房,详细询问功能设计、运营管理等情况。他指出,项目要建管并重,运营上求专业,引入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联合邮政、电商共谋发展;功能上求实用,优化水电配套、安全设施等细节设计,突出服务群众、带动产业的核心定位;资源上求整合,乡镇与部门要凝聚政策、资金、人才合力,“各炒各的菜,共办一桌席”,推动项目早达效、早惠民。

罗兴斌强调:

要深挖比较优势。南漳是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故事源头、和氏璧故里、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发展文化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要紧扣“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目标,立足南漳“山水形胜、文化厚重”的资源禀赋,聚焦“两山”转化主攻方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扬长避短抓发展,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抢占文旅赛道,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

要强化系统思维。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以系统思维科学规划、以市场导向丰富业态、以专业运营提升质效,加快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生态财富为经济财富、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实现“流量”变“留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要强化部门联动。县直相关部门、镇(区)主要负责人要当好主人翁,加快推进项目评审,破解建设堵点,优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多学习、多研究,既要支持建设又要指导引领,既要依法约束又要主动服务,“串联改并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强化专业赋能。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既要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又要全过程邀请运营团队、行业先锋等“智囊团”进行专业指导,把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的农文旅项目保护好、利用好、规划好、建设好,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龚良杰 邹宝剑 楚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