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登县,有一支特殊的检察队伍——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他们既是未成年人权益的“守护者”,也是迷途少年的“引路人”。近年来,永登县检察院将“教育、感化、挽救”理念融入办案实践,以法治力量传递司法温度,为当地未成年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成长防线。
“护苗行动” :让困境儿童重拾希望
康家井村的小杰是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中适学儿童,由于母亲离家,父亲再婚后也极少回家,小杰从小由爷爷照顾,到了初中阶段,因无法负担上学费用,小杰只能辍学在家。永登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未检干警联系,未检部门在向学校进一步了解小杰的实际困难后,深入小杰家中进行释法说理,并对小杰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不懈努力,小杰在驻村工作队和未检干警的陪同下又重新回到了校园。为了让小杰安心学习,永登县检察院在全院发起爱心募捐活动,募集爱心捐款5060元,帮助小杰解决了近四个学期的食宿费用。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未来。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监督职能,我们所做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要主动‘向前一步’,把司法的刚性转化为社会的温情。”未检办主任李金萍说。近年来,永登县检察院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持续推进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以法治的力量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法治副校长”:把普法课堂搬到校园
“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网络打赏的钱能退吗?”在永登县第八中学的法治课上,检察官陈玉萍用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剧引发学生热烈讨论。作为当地首批“法治副校长”,她和同事已走进全县19所中小学,每年开展防欺凌、防性侵等专题普法活动30多场次。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永登检察院未检办还推出“移动法治小课堂”,利用寒暑假在各个乡镇开展宣讲。村民李大爷感慨:“娃娃们现在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当家长的也安心多了。”
“双向保护”:刚柔并济彰显正义
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永登县检察院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宽容不纵容”。未成年人小张(化名)涉及电信诈骗案件。在案件审查过程中,未检干警景馨锐和褚延峰对小张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调查发现,小张的父亲早在其3岁时就因故去世,母亲回老家后便音讯全无,小张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老人爱孙心切,不愿协助检察机关办案。为此,未检干警多次上门对老人释法说理,纾解其情绪,并邀请妇联家庭指导师对其进行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此外,未检办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小张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心理疏导及状态评估,帮助其重建健康社交模式。最终,检察机关结合小张的犯罪情节、从宽条件及社会调查结果等综合考量,决定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在本案的不公开听证会上,小张含泪忏悔,“谢谢检察官,你们说的话我都记住了,我会好好学习,早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照顾好奶奶。”与泪光伴随着的还有新生,此案也成为永登县未检工作“惩治即挽救”理念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永登县检察院通过轻罪治理,精准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落实跟踪回访考察制度,县域未成年人再犯罪始终保持为“零”
社会支持体系:织密成长保护网
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多方合力。永登县检察院积极打造“玫好年华”特色未检品牌,“玫好年华”未检工作室入驻县综治中心,对拟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召开不公开听证会,推动未检办案精细化、主动创稳实效化。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管理系统,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干预,会同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矫正;完善与涉罪未成年人谈心谈话机制,通过释法说理、教育感化,促进其真诚悔罪,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从‘单兵作战’到‘全域联动’,我们正在构建更立体的保护格局。”永登县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王莉表示。下一步,永登县检察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打造法治教育基地,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 | 县融媒体中心 马娟娟
责任编辑 | 周钰 赵晶玲 王立命
监制 | 汪政清